慧夸垃网 > 穿越小说 > 大明:我,朱允熥,带着朱棣造反 > 第767章无生老母,白莲教小明王
朱允炆轻轻摆手。

“原本想明日与萧涵出城,到郊外农户家找些野味,晚上让萧涵亲自下厨,再从西城买些酒,跟你……”

朱允熥淡然一笑。

“若二哥有此意,我不妨后天再出发。”

“不用了,不用了。”

朱允炆连连摆手。

“等你明年北巡归来,途径凤阳,提前来信,我跟萧涵好好预备一番,迎接你。”

“看来这壶酒得放很久了。”

朱允熥轻声笑道,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愉悦。

朱允炆悠然回应。

“岁月不老,酒香长存,相逢有时无需急。”

此时的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淡定与自在。

朱允熥凝视着朱允炆,片刻后郑重地颔首。

“也好,待来年春风拂凤阳,咱们再共举金樽。”

……

银辉铺满夜空,星河浩瀚。

卧室内。

朱允炆倚在床上,头枕着手臂。

萧涵坐在一旁,眉宇轻锁。

他的目光穿透窗棂,落在皎洁月光跟宫墙剪影之上。

“二郎。”

“嗯?”

“那箱子怎么又回到了咱家?”

“……”

朱允炆微微一笑,转向倚在身边的萧涵。

“那是我给你的聘礼。”

砰。

他的胸膛轻轻震动。

“你这人,真是的。”

萧涵嘟起鼻子,皱起了眉头,“我看过了,里头尽是金银珠宝跟银票。这么多财物在家,安全吗?”

朱允炆先是颔首,随即又摆了摆手。

萧涵仰面望向。

过了许久,朱允炆缓缓说道。

“老三今非昔比了。”

“有他在,是国家之福。”

“只是,那约定的酒,不知何时才能喝上……”

整个凤阳城,被封锁了一日一夜。

城内,夜无安宁;城外,暗潮汹涌。

当凤阳古城被朦胧的烟雾笼罩,吞没了月光星辰。

城外,暗处蛰伏着的人悄然苏醒,借着夜色掩护蠢蠢欲动。

濠河,源自阴陵阳亭,北流汇入淮水。

虽非壮阔,却因庄周与惠施的哲学辩论而闻名。

这场辩论中,庄周以机智回应惠施关于鱼乐的质疑,最终留下一段佳话。

然而今宵不同往昔。

濠水佳话不再,唯余密谋与阴影。

河岸开阔,少有掩体,夜幕下危机四伏。

乡村小屋内,灯火逐一熄灭。

村落中徘徊的犬吠渐息。

秋风拂过濠河两岸,轻抚枯黄的草丛。

衣角在草间轻轻蹭过,转瞬即被薄露润湿。

在濠水的另一边,遥对凤阳城的旷野之中。

一块凹陷的地面,身影悄无声息地从夜色中汇聚。

“无生老母。”

这句口号如同晚风一般,在这块低地内回响,被默默传递。

人数逐渐增多,每个人到达后,自然而然地站定。

除了教内圣语,再无闲言。

他们留出中央空间,共同期待着核心人物的到来。

没有焦躁,没有不耐,即便是深夜,也没有人显露困意。

滴答滴答。

长久的静默之后,沉稳的脚步声自暗夜深处悄然接近。

众人眼睛一亮,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身躯,目光追随着那步步靠近的声响。

片刻之间。

几位佩刀男子,簇拥着两位锦衣人士步入人群视野。

两人并未同行,前行者是一位青年,约莫20多岁。

面庞略带青涩的胡须,眉眼清秀中透着几分冷峻。

他步入人群,眼中闪过幽幽光芒,当数清面前的聚集人数,一抹嘲讽跟轻蔑隐约掠过眼底。

另一位着华裳男子,年约四旬,风采卓然。

他那强壮身躯仿佛山岳,难以被锦衣所遮掩。

颈部粗壮,皮肤如同磨光古铜,不见丝毫赘肉。

双臂壮硕,手心布满岁月与劳作的痕迹,每一次握紧都仿佛蕴含着终结一切的力量。

中年男子目光如炬,站在青年背后,锐利目光已悄然审视过洼地中汇集的人群。

“无生老母。”

“吾辈恭迎小明王,敬见护教大护法。”

青年轻轻颔首,发出一个不大情愿的声响,随即摆手示意。

中年男子面带温和笑容,环视众人,轻声细语。

“让各位久等了,小明王一路上颇为挂念诸位,大家免礼。”

说话间,他侧身到青年旁,望向人群特意空出的中心地带,伸手做出引导的姿势。

青年转目,对中年男子颔了颔首,随即步入人群之中。

中年男子则始终紧随其后,如影随形。

人群自觉分道,尽管在场者多为农民、工匠,亦或商人、仆从等平凡出身。

可当他们望向青年之时,皆不由自主低头,十分恭敬。

在这二人面前,没有人敢于轻举妄动。

今夜汇聚于此的每一个人,都清楚他们的身份非同小可。

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男子,背后都有着深远的来历。

中年男子乃前朝义军领袖刘福通之子。

洪武十五年,刘福通等人拥立韩林儿为帝,国号大宋。

刘福通从平章政事升至太保,掌握重要决策。

刘天禄,刘福通之子,是白莲教的重要护法。

前方青年身世更为显赫。

他是韩林儿之后韩阳羽。

韩阳羽亦担当白莲教教主,被称小明王。

由于两家族间深厚的渊源及出身背景,现今无论中原何处的白莲教徒,抑或明教信徒,均以二人马首是瞻。

经过元末动荡与大明初建的洗礼,白莲教内部架构变得更为层次分明,等级制度严厉有加。

韩阳羽与刘天禄摆脱随从,步入人群之中。

人群中透露出炽热的期盼眼神。

白莲教众,很少能见刘天禄一面,更别提韩阳羽了。

抵达中心位置,韩阳羽首度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刘天禄身上。

他的声音平和中透着一抹冷冽。

“无生老母。”

即便是韩阳羽,亦须在任何公开场合,以此语作为开场白。

四周白莲教信徒随即低语回应。

韩阳羽稍作深呼吸,调整心绪,接着道。

“圣教之光,天意所归。今日之盛,乃万民心向,待圣教大业告成,即是各位加冕封疆之时。”

造反并非宴饮闲谈。

古时秦律明确规定,若因暴雨阻碍徭役,应免罪推迟。

陈胜、吴广等人愤然而起,以秦法严峻为名,煽动民心,喊出了那句震撼千古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旨在点燃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渴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