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早就去世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处理国家的大事啊!”另一个人附和。

“曹国公,面对燕贼的威胁,您有没有好的对策?”有人急切地问。

李景隆淡淡一笑,他曾经怀疑遇到朱元璋只是一场幻梦。

但这两年的经历,却和张先生当年预言的一模一样——

朱棣反了,他败了。

他不是什么战神,只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包,根本不是朱棣的对手,现实残忍且无可辩驳。

真相没人愿意相信,大家都当他发疯了。

但在李景隆心里,他是清楚的,他没疯,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确实是个草包的事实。

可当他回想起与太祖那次相遇的场景,再看看朝堂上那一排排官员,他突然间恍然大悟!

不是他痴人说梦,而是众人皆醉!

这群愚钝之辈,什么都不懂。

如果早些年听了他的话,解决掉朱棣,哪还会有今天的局面?

当初他回来跟朱允炆说,朱棣是在装疯,结果没一个人相信。

朱允炆、齐泰、黄子澄都不相信,以至于连派个人去北平查探一下都不肯。

齐泰、黄子澄这两人,在朝廷里势力一大,就开始争权夺利起来,借着削藩的事来证明自己是首辅的最佳人选。

今天弄这个,明天搞那个,心里头想的,除了自己的私利就没别的!

如今,朱棣大军已经兵临城下了!

想到这里,李景隆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太祖要是回来了,朱棣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大臣们一听,先是愣住了,随后眼睛里闪烁着光,心窝子里头震颤不已。

没错,如果太祖真的回来,朱棣哪里还敢胡来?

洪武大帝重现,朱棣不得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求饶吗?

“如果太祖真能再次降临,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一件?”

“洪武皇帝若是重生,北军还不望风而逃!”

“你们是不是都疯了?太祖已经去世,怎么可能死而复生?”

官员们被这句话泼了一盆冷水,相互对视,尴尬得不得了。

心里都在嘀咕,怎么就被李景隆这么一说给迷糊了?

肯定是太怀念太祖的缘故。

大家叹了口气,目光锁定在那空荡荡的龙椅上,满是遗憾。

听说朱允炆还没露面,齐泰、黄子澄也不见人影,就知道,这三位巨头肯定正关起门来密谋呢。

商量该怎么对付燕王的计策呢。

时间还早,官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私下议论国家大事。

“到底谁能赢啊?”

“燕王大军已经到了城下,哪会轻易撤退?攻城略地,志在统一。”

“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臣们互相看了看,眼神闪烁,心里盘算着。

不管是谁坐上皇位,都离不开臣子的支持。

站队站对了,地位俸禄自然无忧。

皇室内部的争夺,本来就是朱家自家的事。

有些人早就暗地里倾向朱棣,因为他势力强大。

有些人则是很忠诚,坚信朝廷能够胜利。

更多的人则是持观望态度,中立等待事态变化。

还有几个人,他们看着李景隆,眼神复杂,既有困惑又带着一点期待。

如果太祖真的能回来,那该多好啊?

无需多虑,无论是支持建文帝还是投靠朱棣,都不如拥戴太祖来得好。

太祖如果回归,怎么可能不上位?

绝对不可能!

他们那时候,依然是洪武的臣子,心向着大明!

朝堂之中,心思各异。

朱棣已经到了京城门口,恐慌难以掩饰。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