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月没有再拒绝苏梅的好意,只是笑着配合。
等他们买完东西回到农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他们刚踏入农场门口,身后就响起一阵铃铛声。
姜星月转过头看去,就发现穿着绿色邮差衣服的男人骑着自行车而来。
他手中还挥舞着一封录取通知书。
“恭喜暮泉农场的学生考上大学!!”
听闻这动静,所有人从四面八方而来。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或笑或惊喜,一个个上前凑近。
“哎呀,我们农场这是出了大学生呀。”
“这录取通知书能让我们看看不,沾沾喜气,回去也让家里那小崽子努力读书。”
“恭喜丫头考上大学,今天我们可得好好庆祝一下。”
闻言,姜星月走过去,接下对方手中的录取通知书。
她拿着通知书的时候,手都在止不住地颤抖。
姜星月只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明明前几天才填了志愿,结果现在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未免也太过魔幻了。
但她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上辈子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实现了,那种感觉真的十分让人开心。
她以为这一切还会再晚一些,没想到现在就到来了。
于是,姜星月在所有人的目光下缓缓打开了包装,结果却看见了另外一个名字。
——萧柔。
录取通知书上是萧柔的名字。
姜星月看清楚以后,心里不免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替萧柔觉得开心。
她立马转过身,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录取通知书递给了萧柔。
“小柔,这是你的。”
同时她脸上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祝福道:“恭喜你考上了一本大学,等会农场会举行篝火晚会为你庆祝。”
周围安静的一瞬间,但很快所有人都忍不住拍巴掌叫好。
欢呼恭喜的声音如同闹潮一般一波一波袭来。
“萧柔小同志真是争气,考上了一本。”
“这也算是我们农场出了个大学生吧,沾沾喜气。”
萧柔被这一下弄得猝不及防,明明刚才还在恭喜姜星月,结果转头录取通知书就成了自己的。
但更多的是惊喜。
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凭借实力考上了一本大学。
原本她和家里人都以为自己顶多考个二本。
结果没想到居然是一本。
这对于萧柔来说,就像天上砸下了一个馅饼。
苏梅开心得不行,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缝了。
“太好了,祖宗保佑这不争气的女儿考上了大学,明天我就叫家里人去烧香拜拜。”
她实在是太开心了,所以都有些忘乎所以。
但农场都是自己的人,也没有人会将这些事情说出去。
姜星月搀扶住苏梅,笑着恭喜。
“阿姨,到时候把外公和叔叔都叫过来,还有姑姑一起来。”
“我们大家好好庆祝一下,正好前段时间酿的青梅酒已经好了。”
很快,所有人都开始为庆祝萧柔考上大学而忙碌。
姜星月帮忙搬来青梅酒后,就一个人来到了后山的石碑处。
暮色西沉的时候,这里可以将整个农场尽收眼底,所有的一切都浓缩成一块地图模样的感觉。
她能清楚地看见这里的一切变化。
此刻,这一切带着浓烈的冲击,朝着她扑来。
她坐在大石头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扯着手中的花瓣。
野花黄色的汁液瞬间沾染指尖,和暮色混合在一起。
她心里莫名有些难过起来。
如果刚才没有误会那是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或许还不会这么难受。
或许这就是大喜大悲。
姜星月不想别人因此而产生负担,所以一个人来到后山,独自消化这种情绪。
就在她一个人默默待着的时候,一只手拿着可乐忽然出现。
可乐透明的瓶身上带着一些水汽,在暮色下显得晶莹剔透。
明明还没有喝到一口,可姜星月就感觉到一些冰凉迎面扑来。
她顺着手的方向看去,发现来人正是萧瑾。
萧瑾另外一只手提着糕点,眉宇之间带着清浅的笑意。
“怎么一个人坐在这?是等我请你喝汽水吗?”
他晃了晃手中的汽水,示意姜星月赶紧收下。
“快拿着。”
于是姜星月接过汽水,拿在掌心时,便染上一阵阵凉意。
指尖瞬间有些湿润,而她垂眸淡淡道。
“事情处理好了?”
萧瑾顺势坐在姜星月身边,骨节修长的手指撑在身后。
“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包大山虽然被身后的人保住了,但职位撤销,现在成了警局的一个小喽啰。”
“他已经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姜星月的注意力被转移,顺便帮忙分析。
“对方一定不会轻易罢休的,说不定还会派另外的人来。”
萧瑾觉得她分析得很对,将糕点打开塞到她的嘴里。
“说得对,奖励你的,是你最喜欢的红枣山药糕。”
甜滋滋的味道瞬间在姜星月口腔中扩散,心里那些憋闷顿时消散。
她拿过剩下的糕点,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而萧瑾继续开口分析:“刚才我看到温娇蕊了,她们这次回来应该是想要转走户籍。”
“上次说的事情,你觉得怎么样?”
他是在说上次跟姜星月商量好,要以陈月月的身份去京城的事情。
姜星月果断答应:“当然可以,只不过应该要在订婚后。”
说起订婚两个字,姜星月莫名有些羞涩起来。
而萧瑾目光灼灼地盯着她。
“等订婚后,我们就一起去趟京城,去探一下温家的虚实。”
“顺便去京城看看我们萧家以前留下的东西。”
姜星月原以为他口中所说的东西只是简单的住宅,结果没想到是古代那种四进四出的大宅院,还有城外连绵不断的度假山庄。
只不过因为这些年的事情,都被人占据或者荒废了。
姜星月并没有在意,而是跟萧瑾细细商议起了应该注意的细节。
两人每一次凑到一起商议事情,都有一种灵魂碰撞的感觉,会让他们互相更加默契。
经过几次的合作,他们两人已经在很多事情方面达到了高度的一致,甚至不需要言语,就能猜到对方究竟会怎么做。
等商议完后,他们往农场的方向走去。